九游为什么被视为风险软件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九游为什么被视为风险软件 > 新闻动态 > 5000年前的古中国原来是热带!地球曾被撞过导致地轴偏转_赤道_地区_文明

5000年前的古中国原来是热带!地球曾被撞过导致地轴偏转_赤道_地区_文明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0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上一篇文章中,我通过苏美尔王表的纪年单位进行校对,证明了公元前3049年曾发生一次全球性超级大海啸(以下简称“上古大海啸”),而公元前2015年则出现了另一场全球性超级暴雨洪水(以下简称“中古大洪水”)。接下来,我们继续讨论上古大海啸,并使用“BCE”来表示公元前的年份。

一、五千年前的古赤道和古地轴

观察全球早期的主要文明,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恰好都位于地球表面的一条“直线”上。为何会如此巧合?原因其实很简单。直到公元前8000年,第四冰川纪的冰川并未完全消退。冰川从低纬度逐渐向高纬度退去,导致全球温度较低。只有在最温暖的赤道附近地区,动植物才能繁茂生长,人类也能获得更多的食物资源,促进了繁衍和发展。因此,在第四冰川纪结束后,人类的扩张是从赤道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推进的。

因此,我们可以推测,BCE3049年之前的古赤道线位于目前赤道附近的地区。这条赤道线标志着当时地球上最温暖的区域,也是人类文明兴起的核心。随着地轴的变化,这个位置发生了明显的偏移。据此,古北极大约位于今天加拿大西经140度、北纬58度的地方,古南极则在印度洋东经40度、南纬58度附近。这一位置与爱因斯坦对地轴位置的推测相符,表明地球自转轴曾发生显著的倾斜。

展开剩余81%

当我们通过实体地球仪观察,结合全球文明的历史进程,我们会有更多发现。例如,亚特兰蒂斯、古埃及和苏美尔等文明都位于古赤道线附近的平原地带,正是这些地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,促进了文明的快速发展。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文明、泰国和缅甸等地区也位于赤道附近,虽然由于山区环境和文化交流较慢,它们的发展相对落后于环地中海的文明。

南美洲的古印加文明核心地区位于古赤道线上,最早可能从玻利维亚向北扩展,直到秘鲁安第斯山脉和沿海地区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则位于古赤道附近的北纬30度,虽然气候较为寒冷,但由于群岛和海洋资源丰富,成为亚特兰王国在第四冰川纪后期向北拓展的美洲第二殖民地。

南极地区位于南纬45-75度之间,虽然比现在冷,但仍适合动植物和人类生存,因此在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遗址。然而,随着BCE3049年地轴偏移,南极变得极寒,人类逐渐无法在此生存。

二、五千年前古中国是热带

古中国的赤道线大约位于海南岛以南,经过阿富汗、尼泊尔、缅甸、老挝、越南、北部湾、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和菲律宾南部等地区。中国的古赤道线大约穿过甘肃敦煌、陕西西安、湖北武汉、浙江温州等地,约位于古北纬13-14度。河北石家庄到北京地区则大约在古北纬18-20度。

从《山海经》中关于犀牛、大象、鳄鱼的记载,可以看出中国地区气候的变化趋势。在4000年前,犀牛的分布曾北至西安市附近,而大象的最北界则到达安徽池州市,鳄鱼则出现在四川盆地。到商代时期,大象退至湖南以南,鳄鱼和犀牛几乎完全消失,表明中国的气候已经开始变冷。

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象牙和犀牛角制品,不仅印证了《山海经》的描述,还为气候变化提供了证据。根据考古学家研究,曾生活在四川和贵州等地的热带动植物逐渐迁移或灭绝,随着气候变冷,中国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。

三、地球撞击导致了两种海啸

小行星撞击地球后,造成了地球自转加速,使得地球年周期从260天缩短到365天以上。这个加速过程导致了两种类型的海啸:第一种是由撞击引发的海啸(撞击海啸),第二种是由于地球自转加速导致的惯性滞后效应产生的全球性海啸(速差海啸)。

1)速差海啸

假设地球自转周期从260天加速至365天,赤道的海水惯性速度约为466米/秒。根据计算,当自转加速时,海水的速度差达到134米/秒,相当于482.4公里/小时的速度差。这种速度差会引发巨大海浪,特别是在赤道地区,海水会被迅速推向大陆,形成灾难性的速差海啸。

2)撞击海啸

撞击引发的海啸则会通过大西洋、地中海等水域传播,导致远离撞击区的地区也遭受冲击。特别是在百慕大海域,由于撞击产生的强大气流和海啸波动,造成的破坏性极大。

四、地球撞击对人类文明的影响

今天的帖子先到这里,更详细的内容和计算过程可以查看我写的书:颠覆.历史之轴(Subversive historical timeline),目前只能在亚马逊国际电子书平台观看。链接:

1)中美洲的玛雅文明

玛雅文明的核心区位于尤卡塔半岛和古巴地区,属于亚特兰蒂斯王国的一个殖民地。在撞击后,这一地区遭受了毁灭性的海啸、气流、冲击波等灾难,导致上古玛雅文明彻底灭绝。现今我们所知道的玛雅文明,是上古玛雅文明在灾难后的残存文明复兴,技术和文化发展完全断代。

2)西非的亚特兰蒂斯首都国

亚特兰蒂斯首都国位于西非,遭受了撞击后的海啸和速差海啸的严重冲击,导致这一地区的文明灭绝。地表土壤被毁坏,逐渐沙漠化,为后来的沙漠地区提供了初步条件。

3)上古叙利亚国

叙利亚位于地中海地区,撞击后的海啸对该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。气候变寒冷,原本的统治阶层灭绝,地区的文明受到极大冲击。

4)苏美尔文明

由于苏美尔位于地中海海啸的侧面,受灾相对较轻。尽管地轴偏移导致气候变冷,但其文明在撞击后得以复兴。通过和平的方式,苏美尔恢复了农耕、文化和科技的发展。

5)上古埃及文明

上古埃及位于地中海的侧面,尽管遭受了一定的海啸和海浸影响,但受灾程度较轻。随着气候变冷,埃及文明逐渐发展出金字塔和永生的文化。

6)上古希腊和欧洲

欧洲的文明因气候变寒冷而发展缓慢,远远落后于中东和北非地区。海平面下降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资源,但文明的复兴比古埃及和苏美尔晚了很多。

7)上古印加文明

印加文明的核心区域位于安第斯山脉,高海拔的地理环境使得其未遭受速差海啸的严重影响。但随着气候变冷,该文明逐渐衰退,无法得到有效发展。

8)古中国

古中国的文明在撞击后也受到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。原本位于热带的地区逐渐变为温带,动植物和人类社会都受到了影响,许多早期文化逐渐消失,文明进入一段沉寂期。

结论

地球撞击和地轴变动对全球文明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各大文明地区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灾难性的变化,许多早期文明被彻底毁灭,只有少数地区能够幸存并在灾难后的数千年内逐渐恢复。

发布于:天津市